本篇文章3046字,读完约8分钟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为了适应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支持经济发展的旧模式。”10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谭炯(601398,BUY)在《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11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说。

谭炯解释道:

首先,由于信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

第二,中国正在推进以资本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然而,由于对信贷增量的依赖和思维惯性,一些金融机构普遍延续了贷款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径。诸如振兴货币和信贷存量、优化结构和提高使用效率等政策取向很容易被忽视。“稳定增长”通常被解释为“广泛信贷”,这背离了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第三,在经济增长周期变化和新旧产业交替的过程中,银行信贷过度集中在一些传统产业和投资领域,这将加剧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以下是这次演讲的记录:

亲爱的同事和朋友: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出席21世纪亚洲金融会议。今年年会的主题是“新的金融引擎:结构改革的力量”。看过《星球大战》的朋友都知道,在电影中,原力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巨大能量。那么,对于目前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改革,金融能成为这样一股“荒野之力”吗?在这里,我想从商业银行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第一个想法是,我们应该把供应方结构改革放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不仅要看到改革的紧迫性,还要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在国际上,全球分工的格局正在重建。过去一段时期,欧美国家是主要的产品消费市场,东亚国家是主要的生产基地,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区是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出口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这种“大三角”的分工格局悄然改变。欧美国家的信贷消费模式难以为继,再工业化战略得到推进。一些高端制造业(爱吉、净值、信息)已经回归;在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压力下,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国注重延长产业链和增加产品附加值;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凭借其低成本优势抢占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市场。全球分工调整加快,跨境资本重新配置。所有主要经济体都努力通过结构调整来加强分工,并争取更有利的分工。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从国内情况看,中国经济已进入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时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力量正在萎缩,空有限,矛盾突出,这使得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中的供给方管理滞后,不能与需求方管理有效配合。供应方显然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是低效低端供给过剩,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低。第二,有效的高端供给不足。供给面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第三,制度机制制约了供给结构的调整。受传统体制和机制的约束,供给方调整表现出明显的粘性和滞后性,新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释放出来。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阶段,中国要重塑经济增长动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就必须加快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第二点是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支持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首先,应该注意到信贷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用一直在下降。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接近gdp的两倍,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然而,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信贷总量的不断扩大,单位新增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逐年下降,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从数据来看,2001年1元的新增信贷投资可以带动0.8元的gdp增长,但2015年只能带动0.33元的gdp增长。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此外,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以资本为核心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然而,对信贷增量的依赖和思维惯性使得一些金融机构整体上继续走贷款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振兴货币信贷存量、优化结构、提高使用效率等政策取向容易被忽视,“稳定增长”往往被解释为“宽信贷”,这背离了宏观审慎管理的要求。

此外,在经济增长周期变化和新旧产业交替的过程中,银行信贷过度集中在一些传统产业和投资领域,这将加剧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境。特别是一些低效率的企业和项目占用了大量的金融资源,导致信贷资金沉淀,从而形成了资金不能在低效率行业甚至僵尸企业中转移或退出的局面,影响了新兴行业(Aiji、净值、信息)和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造成了社会资金的结构性短缺,降低了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第三点是商业银行必须依靠金融创新来服务于供给方的结构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金融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这包括若干要求,包括创造有利于政策传导的稳定货币和金融环境;坚持市场化方向,积极支持推进“三比一、一减一补”;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为了完成这些改革任务,商业银行必须创新和改进服务方式,加强有效的金融供给,增强与实体经济需求的适应性。在这方面,工行近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一是完善信贷增量和存量转移再融资管理机制,按照整体流量配置信贷资源,通过信贷流量调控和结构调整为经济转型和结构改革提供金融动力。今年前三季度,工行新增贷款7300多亿元,收回现有贷款后的再融资达到1.72万亿元,是信贷增量的两倍多。两者相加,前三季度实际新增贷款达到2.5万亿元,与各种贷款余额接近1: 4,相当于四分之一的贷款被再投资。同时,现有贷款的振兴和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贷款存量已转移至1.3万亿元,转移率为60%。信贷投放呈现出由产能过剩行业和高风险领域向经济发展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薄弱环节转移、由融资过度领域向战略性领域转移的良好态势。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二是建立信贷与非信贷融资协调发展机制。积极适应金融脱媒和企业杠杆率下降趋势,加快企业金融业务转型,积极创新信贷+非信贷、权益+债权、表内+表外、国内+海外等综合金融服务。目前,理财融资、债券承销和投资、委托贷款和投资银行等非信贷融资余额已达3万亿元。为应对新经济(爱智、净值、信息)和新兴产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工行加快发展股权、基金、企业资产证券化等资本市场综合服务,有效满足企业直接融资需求。上半年,工行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券2800多亿元,同比增长640亿元,大幅增长30%;通过提供M&A贷款、代理M&A投资、M&A基金等产品,支持优质企业开展M&A投资;在股权投资等资本市场融资方面,参与了一批中央企业、中央企业子公司和省级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股权投资累计近200亿元;积极推动和参与产业基金的设立、管理和投资,累计投资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第三,要突出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比如,在做好线下业务专业运营的同时,我们建立了网络金融中心和个人信贷消费金融中心,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加快小微和个人消费信贷在线金融服务的发展,创新自助、在线、标准化的新运营模式,提高融资供应的便利性和可用性,更好地为大众创业、创新和消费拓展升级服务。第三季度末,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0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350亿元,同比增长8.6%。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网络融资规模超过5000亿元;个人消费信贷增加4700多亿元,积极支持消费升级,促进供需协调。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总的来说,银行业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帮助国家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实体经济转型服务,是其应有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金融需求正在发生持续而深刻的变化,长期以来由需求方驱动的商业银行粗放型发展模式亟待改变。因此,要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进行改革创新,调整金融资源的投入,探索金融供给的新领域,拓展金融资源的供给方式,弥补金融服务供给的不足,保持无金融风险的底线,在服务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中发挥“金融重武器”的作用。

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谢谢大家!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谭炯:需改变依靠信贷增量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旧模式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11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