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48字,读完约6分钟

与大多数被贴上投资银行家标签的华中地区人不同,在顾面前,你不会感到咄咄逼人,而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

这可能与他独特的背景有关。在涉足华尔街和投资行业之前,顾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顶尖科学家。24岁之前,他在俄勒冈大学获得了化学学士学位,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获得了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并作为医学研究和发展的高级研究员留在了那里。

“如果有一天我觉得没有更多的挑战,我可能会考虑做其他工作,但现在这份工作仍然可以给我带来很多新鲜。”在接受《中国商报》独家采访时,目前负责摩根大通亚太区M&A业务的顾表示。

像许多在这个行业身居要职的中国人一样,顾帝鸿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华尔街,成为那里为数不多的中国面孔之一。在纽约雷曼兄弟投资银行(Lehman Brothers Investment Bank)从事全球业务6年后,顾回到香港,希望在亚洲市场探索机遇。他于2004年4月加入摩根大通,并开始参与在中国的一系列M&A项目。十年后,他已成为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亚太地区最年轻的中国人之一,不仅负责并购,还负责许多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如高科技/媒体/电信、医疗保健和私募股权基金。

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生物化学博士的转变

在一个相信“学好数学和物理,不怕周游世界”的时代,大学生来到美国古洪迪,按照家人的安排学习化学。

“那时,我靠自己的勤工俭学挣学费,我想尽快毕业。”顾回忆说,毕业后,他没有多想,于是他按照深造的目标申请了博士学位。顾帝鸿只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本科学业,很快就收到了几所著名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最终选择了华盛顿大学,原因很简单,天气相对温和。

虽然他在理工科系,顾的博士生活却更像是一个文科学生。除了帮助导师建立实验室、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外,他还担任中国学生学者协会主席,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最终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获得了博士学位。年仅24岁的顾,不仅是当时生物化学系最年轻的博士,而且发表论文也比同时期毕业的其他学生多。

“那时,我渴望尝试一些不同的东西,尽管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也从未听说过金融业。”顾说,当时我唯一知道的是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可能会帮助我转行。

结果,学者顾打开了耶鲁管理学院的大门,探索了人生的新维度。

在投资银行开始暑期实习生面试的寒假里,顾和几个中国朋友一直在耶鲁的地下室吃快餐来练习面试。令他的朋友们惊讶的是,他似乎最不关心华尔街,但他准备充分。在他一生中的第一次面试中,他得到了雷曼兄弟投资银行部门的一份工作,一位生物化学博士的并购之路开始了。

中国的并购浪潮

2003年,虽然香港刚刚经历了非典的洗礼,但金融市场已经忘记了伤疤,并在下半年复苏。这时,顾也有了在亚洲发展的想法。然而,雷曼兄弟在M&A的六年经历在他刚来香港时并没有多大用处。当时,M&A在亚洲的业务只是投资银行中的一个小业务。

顾帝鸿说:“也许作为一个投资银行家,适应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且有必要能够不断地重新发现自己。”当他第一次回来时,他开始通过并购进入亚洲市场;到2006-2008年,医疗保健团队成立,许多海外上市项目完成;2009-2010年,他为在香港传统行业上市做了大量融资。12年后,他负责了许多业务,包括高科技互联网。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洲投资银行市场的变化。其中,他最专著也是唯一从未停止的是并购。

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2004年前后,中国的M&A市场开始发生变化,外国机构在中国的战略投资或私人投资逐渐开始。顾在此期间也接手了一笔大生意——代表集团介绍凯雷的投资。“虽然最终没有奏效,但它给了我一个教训,那就是在并购中不仅要考虑双方的经济利益和高管的意图,还要考虑更高层次的政治和经济因素。这在美国可能不会太多。会感觉到的。”谷宏坦率地说。

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在过去的12年里,中国M&A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起初,它们大多是外国在中国的投资。2007年后,以国有企业为首的中资机构开始向海外收购,涉及资源、金融等行业。现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势头仍在继续,但近年来,民营资本已开始取代国有企业成为海外并购的另一股主要力量。”在顾问的角色中,顾也经历了中国市场的逐渐成熟。

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在过去的三四年里,这个市场给投资银行家带来了新的变化——技术和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仅就M&A而言,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市场的M&A交易规模同比增长了38%,远超过去几年。在全年预计的6300亿美元中,2030亿美元来自技术和互联网行业,与四年前的10%相比有了大幅增长。

科技和互联网项目也成为顾近年来工作的重点。无论是阿里巴巴和猎豹,还是最近宣布的阿里巴巴对优酷土豆的收购,奇虎360的私有化(携程将进军奇虎),还是和管理层对艾的收购,摩根大通都参与其中,而且他也在场。“在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务中,技术和互联网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中国M&A市场日趋成熟,传统经济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明显不同。一个新趋势是,国内战略交易越来越多。”顾认为。

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并购就像竞争一样

作为一名银行家,顾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一罐可口可乐,交易几乎告吹,他还避免了911抢劫案,因为他当时在谈判桌上。用他的话来说,一个M&A银行家面临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通常交易的成功不仅仅与数字有关。

“M&A可能是投资银行中最具挑战性的业务。它既没有既定的ipo程序,也不依赖债务融资等资本。每个M&A案例都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干扰因素。M&A的顾问应该灵活,对数字和非数据信息敏感,并且非常坚持不懈。”顾坦言,站在起点上,任何单个并购最终能够达成的可能性都不高,这就要求各方在每一步都要坚持不懈地寻找平衡点,打消买卖双方的顾虑,克服困难。

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18年前,雷曼的实习生顾参与了新达信银行以100亿美元收购快思达金融公司的交易。在上周末决定成败的谈判开始之前,买方的首席执行官走进会场,看到桌上的百事可乐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开了。“每个人都很焦虑。你为什么不谈谈呢?投资银行团队突然意识到,孙信托银行与可口可乐有着数百年的密切关系。在会场上迅速用可口可乐取代百事可乐,谈判终于顺利开始。”

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一罐可口可乐只是顾在10多年职业生涯中的一则轶事,但更多的交易之后是智力和耐力的双重训练-与凯雷的交易让他等了三年多,而联邦快递(FedEx)在收购大田物流(Datian Logistics)后已努力了两年多。然而,这份工作就像他最喜欢的对抗性运动,汗水伴随着快乐。

顾认为,正是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工作角色本身的变化,让这家投行充满了新鲜感和挑战。“一个优秀的投资银行家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要立足于行业。前瞻性源于深刻的理解,能够在市场趋势未完全显现时探索甚至推动下一波机会。”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如果没有这种奉献精神,就很难坚持下去。自然,很难让顾客相信你能做到最好。归根结底,如何建立长期战略信任关系是投资银行家最重要的技能。”谷宏坦率地说。

“现在当我坐在面试桌的另一边时,我认为这个行业取决于一个人是否有常识和正确的思维逻辑,以及他是否有能力以最简单的方式使用复杂的东西。请解释清楚,并非所有对数据敏感的人都适合投资银行。很多时候,我们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往往不是金融专业人士。”顾坦言,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需要像猎人一样快速准确的视觉和动作,以及心理学家对人内心的洞察,知道如何在关键时刻影响结果。最终的成败往往不在专业领域,而在专业领域之外。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摩根大通顾宏地:从生化博士到投行家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