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78字,读完约11分钟

空的大人物索罗斯再次成为头条新闻。

1月21日,85岁以上的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上公开表示,他正在研究空的美国股票和空的亚洲货币。就在上周,港元和港股遭遇了“双重汇率杀戮”。

新华社23日凌晨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评论。在题为《中国经济转型考验全球投资者的智慧和勇气》的英文评论中,新华社对人民币空发了严重警告。不计后果的投机和恶意做空人民币将面临更高的交易成本,甚至承担严重的责任。

索罗斯的各种角色和复杂思想不能用简单的善恶二元体系来概括。在中国经济界的高层,他实际上非常重视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新任AIIB总裁、时任中投公司主管的金立群在2012年写了一篇文章,这样评价他:

“索罗斯的思想和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公司对资本主义和现代国际金融市场自由竞争的复杂看法。阅读他们的书籍,理解他们的想法,对于那些出国参加全球竞争的中国人来说,是一堂非常重要的课。”

以下文章选自金立群的文章《谈论索罗斯》和他的书《2008年的大崩盘》。原文发表在2012年第11期《国际金融》杂志上,节略如下:

1

索罗斯是一个被许多人误解的人物

我第一次见到索罗斯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不久。当时,高盛(Goldman Sachs)副董事长鲍勃霍马茨(bob hormats)在纽约为我组织了一次小型早餐会。根据安排,我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特别是中国政府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政策和措施。

索罗斯先生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问很多问题,但我觉得他非常关心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

索罗斯关注亚洲,不仅是因为自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以来,亚洲发展的强劲趋势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创造高额利润的良机,还因为他本人也卷入了这场危机。泰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金融危机归咎于对冲基金的疯狂攻击。索罗斯管理的对冲基金当然应该受到指责。

在一些人眼里,索罗斯不仅仅是管理对冲基金,他只是对冲基金的化身。当时,他预言了英镑的贬值,并成功地利用这一机会赢得了丰厚的利润,从而使他声名大噪,被认为是一位杰出而精明的金融家,而亚洲金融危机则使他的名声打上了一个特别醒目的烙印。

虽然我在早餐会上没有直接评论对冲基金的作用,但我谈到了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市场管理,并强调了一点: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关国家有必要认真审视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华盛顿共识”,以及在这一思潮影响下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汇率政策和资本账户管理,以从根本上提高和提升宏观管理水平。

相比之下,中国政界和学术界相对平静,对对冲基金和其他热钱引发的市场动荡并不极端。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攻击和遭受重大损失。

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目睹了陷入困境的国家的宏观经济失衡,目睹了国际热钱、对冲基金等热钱找出这些国家的政策漏洞,并巧妙地取得了成功。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许多国际会议上,我们总是强调将对冲基金纳入监管范围,而不是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投资机制。

早餐会后,霍尔曼兹对我说:“索罗斯非常重视你说的话。”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理解你的含义。”当我和索罗斯先生握手告别时,我说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在中国再次见到他。不管他的投资活动是什么,对冲基金收到什么评论,至少我们欢迎索罗斯来中国交流。

毕竟,这种交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的金融市场,加深我们对其运作的理解。我想索罗斯先生一定会欣赏中国的开放和务实态度。

我最近见过他,是在2009年4月,在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背景下,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主持的一个小型研讨会。我知道他将于6月访问中国,我在会上告诉他我将参加他在北京的一些活动。我说:“你的名字在中国真是家喻户晓。”他似乎很认真地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我觉得他对自己名声的敏感并没有减少。

在这次会议上,索罗斯谈到了危机对中央和边缘经济体的不同影响。显然,他现在更多的是一个慈善家,而不是一个观察国际经济问题的金融市场角斗士,这反映了他全新的、更广阔的视角。

事实上,索罗斯在中国受到的重视和欢迎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被认为是一位敏锐而聪明的金融家,一位睿智的学者和慈善家。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拥有大量读者。他修改后的书将在中国再版,销量会很好。恐怕很难呆在各种书店的书架上。

索罗斯先生无疑是一个被许多人误解的人。即使这是一个善意的误解,也许只有通过仔细阅读他的著作,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索罗斯先生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你可能不同意他的一些分析和观点,但你会认真考虑他在本书中提出的非常深刻的阐述。然而,谁料到最令人惊讶的事情是发生在太平洋对岸的怪事。

2

索罗斯挑战西方现代经济学

历史的发展总是会带来惊喜或恐惧。十多年前席卷东亚的金融危机似乎证明了索罗斯等人所谓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这一无可辩驳的真理。根据市场原教旨主义,灾难发生在陷入困境的亚洲国家,不是因为自由市场经济被过度实施,而是因为它是无效的。然而,十年后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包括西方在内的许多人,包括政界和学术界,开始怀疑市场万能论。

金立群评价索罗斯:他无疑是一位被很多人所误解的人物

索罗斯先生前一本书的中文版书名被翻译成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我钦佩译者和出版商自由更换书名的勇气。然而,如果你把书名改成“索罗斯带你走出导致金融危机的经济模式”,虽然冗长,但也符合本书的主要目的。索罗斯审视了金融危机的整个过程,以找出原因。

通过对2008年金融市场崩盘的分析,他坚信自己对危机根源的理解。他认为,2008年的危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意味着完善市场经济均衡理论的终结。他的论点可以说是颠覆性的。

或许许多人会同意,这场危机标志着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终结。但这场危机是否会让许多人,尤其是经济学家,挖走现代经济理论的基石是一个大问题。

索罗斯先生是金融市场的直接参与者,他的背景是前台交易员,所以他自然对熊市、牛市、飙升和暴跌有更深刻的感受。他毕业于伦敦经济学院,是一名具有专业背景的经济学家。他一年到头都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战斗,他是一个熟悉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

因此,他对经济学和市场的理解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家也就不足为奇了。促使他大胆挑战主流经济模式的是他对几十年经验的理解。然而,这场金融危机无疑坚定了他创造新经济模式的决心。

二十多年来,索罗斯先生提出了他自己的一套理论,但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他们。他承认他曾经怀疑过这一理论的意义,其分析和论证都很肤浅,但他确信他的理论优于现有的经济模型。他承认自己的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并希望有人能帮助他完成他的新理论的构建,用中国人常用的话来说就是“抛砖引玉”。

索罗斯先生想要颠覆的是一般均衡理论,这是主流经济学家公认的,至少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因为金融市场均衡理论无非是从一般均衡理论中诞生出来的。索罗斯所指出的直接触及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开端。人们普遍认为,古典经济学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重农学派,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莱昂·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一句话,它可以被称为剩余理论,因为它侧重于消费剩余产出的生产和分配。然而,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在技术和现有产权的约束下,一定数量的资源在竞争目的之间的分配。

3

索罗斯的反映论和超立方体观点

金融市场最终趋向均衡的理论假设:偏离均衡是由于市场在突然的外部冲击下超出了其调节能力。索罗斯认为,金融市场不能准确反映当前的市场环境,总是偏离或曲解现实。频繁的金融危机表明金融体系本身存在制度缺陷。

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否定了市场均衡理论。他指出,市场行为实际上与市场趋于平衡的传统理论完全相反。根据反射理论,市场中的市场主体对价格的曲解会影响市场价格的最终实现。反射率理论揭示了市场价格与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繁荣-萧条的循环是反映论的证明。

索罗斯先生认为,人们的偏见和误解使事件的过程变得不确定,从而影响事件的最终结果。因此,反思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市场现象。他还指出,尽管反射理论可以更明确地解释事件,但它不能用来准确预测未来。他认为没有必要寻找一种能提供准确预测的理论。然而,市场人士最担心的是:明天的市场会是什么样?

索罗斯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超级泡沫”,这是由不断增加的信贷和负债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只是超级泡沫的一部分。归根结底,超级泡沫的出现是由于对市场均衡的错误理解。

如果市场均衡的偏离仅仅是由外部冲击造成的,那么信贷扩张能被认为是一个外部因素吗?如果这不是一个外部因素——因为信贷的扩张和收缩是金融市场中最基本的因素——那么追求不受约束和放松管制的利己主义的制度安排是无可非议的。

索罗斯认为,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高度赞扬的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是问题的根源,而正是由于“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影响才导致了这场巨大的金融危机。

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什么呢?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所依赖的复杂数学模型,无论计算出的利润如何最大化,都造成了一场罕见的金融灾难,导致华尔街百年老店倒闭,整个西方市场陷入混乱。彻底改革金融市场、改革金融监管的呼声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声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追逐利润的各方所依赖的财务杠杆和衍生产品就像f1中的高速赛车。虽然速度极快,但如果受到一点外力,它会突然翻滚并摔成碎片。这种外力不是来自竞技场外的任何力量,而是来自竞技场内战士之间的碰撞。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在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垄断下不断演进,并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克隆到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这种传播方式得益于“华盛顿共识”。这个头衔有很大的道德约束力。

因为这是一个共识,那些不融合的人是异教徒,他们将被流放,他们没有资格分享国际社会在这一共识下创造的财富。如果一个国家不接受这一共识,而是参与全球经济发展进程并从中受益,这不是一个规模有限、贫穷落后的国家敢于期待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推动这种思潮的政权本身成了它的受害者。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市场主体的非理性可谓淋漓尽致。曾获得三项新闻大奖的《金融时报》助理总编辑吉莉安·泰特(Gillian tett)在她的新书《傻瓜的金子》(2009)中,对人们在这场危机中的贪婪和疯狂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描述。

查尔斯·金德伯格和罗伯特·阿里伯的著作《疯狂、恐慌和崩溃》(2005)全面描述了金融危机的历史。

历史表明,市场主体是在充分相信自身合理性的心理状态下从事最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的。或许,市场真的需要一个冰冷而严格的监管体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索罗斯对此的态度非常明确。

既然哈耶克否认理性是市场均衡的动力,并且由市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形成的市场机制优于权威组织的设计,那么当市场崩溃时如何解释它呢?是不是因为市场参与者太理性了?相反,如果认可是由理性驱动的,对市场崩溃的解释只能是非理性行为。

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理性就是非理性,两者没有区别。索罗斯在书中有意无意地回避了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争论。他强调人类认知的缺陷和认知与现实的差距。因此,我们经历的是自我参照,在一种不确定性中,自我参照在认知和现实之间迂回。(公开号。:金羊毛车间)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金立群评价索罗斯:他无疑是一位被很多人所误解的人物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