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60字,读完约17分钟

3月27日,金融网站报道,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所和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的“国有企业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改革而努力奋斗”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指出,供应方改革的实质是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做加减运算。根据周方胜的判断,民营企业的成本降低了10分空房,而国有企业的成本降低了10到20分。

周强调,要正确认识国有资产在改革中的流失。改革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损失。改革中的规范化运作可以防止大损失,大损失是可以防止的,小损失总是存在的,这是改革的成本,而没有改革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周还说,要用市场的方法来进行法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通过行政手段拯救僵尸企业已不再可能;

2.破产重组如果只进行债务重组,不进行资本重组,症状就无法治愈;

3.资本重组的关键是在产业重组中找到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的好钱;

4.员工的身份被取代,员工走向市场;

5.法院应积极受理企业的破产申请;

6.债权人主动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

7.大股东积极配合法治,筹集资金支付员工安置费或身份置换补偿费;

8.员工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转变观念,以适应企业市场化;

9、兼并不能搞行政揉捏,不能搞一对一的帮助。

以下是这次演讲的记录:

周::前两位专家讲得好。10年前、15年前和20年前,马晓鹤副主席的许多建议达成了共识,但现在它们变得模糊不清。

前两位专家从宏观和战略角度谈了国有企业改革,我谈了一些微观观点。首先,什么是供应方改革?供应方改革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关系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经常看到事物却看不到人。供应方改革的关键是改革。供应方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企业提供供给,所以供给方改革的实质是企业改革。这里的企业改革不仅是指国有企业,也是指广义的企业改革。是每个企业自身的改革。因此,一句话,“扔掉你的幻想,准备战斗。”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目前,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做加减运算。首先,加法主要在几个方面鼓励员工。一是鼓励员工,主要是指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关键员工。通过激励,员工可以与企业股东分享利益,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目前,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职工还没有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但农村改革使农民成为了土地的所有者,农村改革取得了成功。但是企业改革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如何解决?第一种方式是改革分红权。北京有一家叫四季傅敏烤鸭店的民营餐饮企业,北京有10家餐厅,明显产生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红利。春节期间,餐饮非常火爆,十家商店的六七百名员工异常忙碌。然而,老板季宏声在春节前回到了安徽老家过年,根本不在北京。为什么他能如此确信员工在工作时不必盯着看或帮忙?他说,员工比他工作更努力,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那就是,他们推动了股息权改革。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每年,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都要协商第二年的考核指标,也就是一对一的协商。有多少指标,对应多少工资和待遇?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几乎一样,但严重性或指标考虑可能不同,但逻辑是一样的。老板希望员工工作更多,收入更少,而员工希望工作更少,收入更多。该怎么办?股权分置改革后,现行评估方法以过去平均损益为基数,三年不变,如利润500万或亏损500万,以此为基数不变,增加的利润或减少的亏损按倒三七分配。也就是说,职业经理人和员工得到7分,老板得到3分。例如,500万利润,如果第二年实现800万利润,增加300万利润,210万由员工分配,剩下的90万由老板拿走,他拿30%。员工分配并不适用于所有员工,而是主要指那些关键员工。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在简单的股权分置改革机制下,目前中国已有一万多家民营企业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据我调查,在大环境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的利润相对于市场增长了30%-80%,少数企业的利润翻了一番,包括餐饮、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超过10,000家企业几乎覆盖了竞争性行业的所有领域。都是私营企业。你可能会问利润来自哪里。提高价格是不可能的,也就是降低成本。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可以降低成本。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腐败。最初,当你接受回扣时,你从给你更多回扣的人那里购买商品。这种现象是普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我现在不吃东西,因为老板已经打开了前门。另外,我以前吃老板的食物,但是现在我吃员工的食物,所以我不能吃。这个制度不敢腐烂,不想腐烂,也不能腐烂。王岐山谈到的根本问题已经在这样的私营企业中解决了。私营企业中存在腐败,但腐败的程度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第二是浪费。我们所有的企业都有浪费。过去,每天有6桶泔水垃圾,但现在是1桶。制造企业每月有25卡车的废品和废物,但现在它们变成了5卡车。有什么区别?不好的部分是过去的浪费,也就是各方面的浪费。浪费被减少并转化为利润,这是所有人的共同利益。

第三,冗余。一家商店过去的标准容量是50人,但最终只能容纳60人。商店经理在他的家乡招募亲戚朋友的孩子,这些孩子无法弥补他们的不足。这些孩子进来的时候工作不太好,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彼此之间有冲突。现在,多余的员工将会减少,劳动力成本将会降低,利润将会变成利润让大家分享。

第四是减少投资失误。

第五,在分红权的激励下,每个人都将努力工作,健康和食品安全将得到改善,这将吸引更多的人消费,使蛋糕变大。四季烤鸭店通常4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能吃东西,这就降低了成本。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或减少损失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股息权改革后,员工从为老板工作转变为为自己工作,当然他们也努力工作。也就是说,私营企业的所有者从承诺的股息中支付股息——降低成本——实现股息。因此,降低成本是目前供给侧改革的最大边际效应。企业降低成本的空空间有多大?根据我的判断,空民营企业的成本降低有10个百分点,这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一样。the/きだよきだだよききだだだがききききだだだよきき123有10到20个点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四十多年前,当我在一家企业工作时,我总是感到困惑。当时一个法兰毛坯价值超过500元。工人努力工作是好的,但是一点点粗心大意是浪费,浪费500元就没了。当时我想,如果有一个考核制度,规定废品率,工人每废品率奖励5%-10%。当时工资是40元,10%的奖励是50元。相对于工资,它可以翻倍。浪费是可以的,废品是可以的,通过减少浪费来提高工人的工资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个问题已经几十年没有解决了。事实上,这是成本结构的问题,即我们需要降低材料消耗成本,奖励给工人小脑袋,工人的收入增加,但总成本降低,就这么简单。但是几十年后,这个问题无法解决。目前,最愚蠢的做法是一旦员工赔钱就压低他们的工资。工资越低,工作就越差。然后呢?我们的一万多家民营企业已经在实践。为什么我们不能通过股权分置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调整成本结构的供应方改革。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在同样的大环境下,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民营企业的利润逆势增长,利润来源于成本降低和改革红利。一些企业家想明白,如果没有员工,就没有我的。这是分享。一些私营企业家仍然认为谁投资谁就能获得收益,收益是我的,他们拒绝将收益分配给员工。从结果可以看出,想了解情况的民营企业家,最终比原来拿了更多,这是我调查的结果。分红权改革后,经营者和核心员工觉得自己是“以前的工薪族,现在是主人”,主人“不用鞭笞自己”,核心员工成为私营企业的主人,周围没有浪费、腐败、失误、冗员和低效的藏身之处。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刚才我们谈到了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2008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第139号文件《关于规范职工持股和国有企业投资的意见》,指出“经批准后,可以探索多种方式取得企业股权。”符合条件的还可以获得企业利润奖励,而利润奖励就是奖励分红。2008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出台了一份文件,但由于没有形成大的改革氛围,该文件的执行情况很差。你认为从国有企业的利润中分红是一种损失吗?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谈谈例子。二十年前,中国科学院批准联想员工享有35%的分红权。联想股息权的初步改革从这里开始,相当于为联想安装了一个引擎。联想的股权结构是三方对抗。现在联想的国有资本仍然是36%,而国有资本的价值是数千倍。如果没有股息权改革,我怀疑今天还有联想。因此,股权分置改革给了联想一个主人,解决了联想发展的内因。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被骨干资本搭便车。如果没有20年前的股息改革,就不会有今天的联想。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在改革国有企业分红权时,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在分割国有资本的利益,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从理论上清楚地讨论了这个问题。讨论谁创造了企业的价值和利润。一种说法是,企业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应该属于劳动者,与资本无关。这是科学吗?如果是这样,谁会冒险投资?显然,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科学。另一种说法是现在的公司法,即谁投资谁受益,企业的价值是由资本带来的,资本应该属于资本所有者。这不是剥夺了劳动者创造的所有价值吗?这合理吗?前面的说法有两个极端。我认为这两个主张和做法是有偏见的,不够科学合理。正确的说法是什么?这是中庸之道。企业的价值是由资本和劳动共同带来的。当资本被放在这里时,它不是自动增加的。它必须由劳动创造,劳动激活资本。因此,按资分红和按劳分红的结合不是国有资产的损失,也不是分割国有资产的利润。他们创造自己的价值,分享它,分享它,这难道不合理吗?俗话说,富人付出,产出强大,分享果实。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其次,关键员工持有股份。

第三,投资项目团队。现在有很多投资错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是,项目团队应该对项目进行投资。我们做了大量的案件调查。中央22号文件也写了,关键是怎么搞。

第四,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股份。

第五,经理人可以转换股份。在2014年3月的工商改革中,工商登记只认缴资本,没有记载股权结构,股权结构由股东直接协商。太棒了。中央文件叫做人才资本,我理解人才资本意味着人才本身可以被用作资本。

第六,每个人都说工匠稀缺。老实说,没有激励机制让人们成为优秀的工匠。在《大工匠》中只有少数人受到称赞,当然,不仅只有少数人,而且工匠的才能也可以转化为股份。伟大的乡村工匠对每个人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拿那么一点点工资有道理吗?赞美他没有分享创造的价值是不合理的。

让我们来谈谈减法。目前,产能严重过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大量的僵尸企业,而处置僵尸企业的关键是要做好减法工作。当前的问题是如何应对僵尸企业。两种方式。一种管理方式,一种市场方式。什么是管理模式?有关部门表示:“例如,一些效率低下的僵尸企业不得不坚持在某些地方发放贷款和补贴。”这是行政手段,解决不了问题。历史上的教训值得学习。因为在我们的历史中,新问题就是这样不断出现的。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上世纪90年代,财政部明确表示,在竞争性领域经营国有企业将不再弥补亏损。二十年过去了,它仍在弥补越来越严重的损失。这是现实。因此,改革正在倒退。改革不能倒退。在竞争领域亏损的国有企业只能在市场中优胜劣汰。他们绝不能弥补他们的损失。原则是你不能帮助企业,但你只能帮助员工。此外,财政部已经明确了这一原则,但仍无法实施。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什么是市场模式?这就是法治,这是一种供应方改革的方式。根据2007年颁布的新《企业破产法》,这部破产法的最大特点是从美国联邦破产法中引入了“重组”的概念。美国的重组概念也经历了1929年至1978年的经济危机。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美国被写进了联邦破产法,这一重组概念被世界各国破产法所引用,2007年我们也引用了它,这是一种国际惯例。在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花旗银行和通用汽车经历了破产和重组。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新破产法有三个概念:清算、和解和重组。即清算无价值的企业和重组有价值的企业。破产法是市场经济的宪法,包括企业破产法和个人破产法。现在美国每年有一两百万的破产法,而根据中国政法大学李曙光教授的研究结论,市场越发达,破产越多。破产法是重新分配资源的最佳方式。

目前,更多的兼并和更少的破产被提出,这一要求也是在20年前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时提出的。然而,只有少数几个成功的案例,它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许多兼并和行政合并,亏损企业和僵尸企业被移交给好企业兼并,最终亏损企业得不到解决,好企业被拖垮。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更多的合并和更少的破产。多重兼并是在破产重组过程中进行的兼并,因此我们必须进入破产程序,而不是用行政手段进行更多的兼并,也不是变相输血。少破产是指在破产程序中尽量减少清算,我认为只能这样理解。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举个例子,前央企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CNNC钛白(报价002145,买入)”事件后也出手相救,但救得越多,输得越多。员工们请愿了三次以封锁道路,他们的生活很艰难。最后,他们经历了破产重组和重生。

应对僵尸企业的七大关键问题。1、不能再用行政手段救助僵尸企业。目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数据,90%以上的企业没有进入破产程序,而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维护或处置。这就要求政府官员,国有企业的股东,包括民营企业的股东,包括债权人,包括法院,包括中介机构,都要学习新的企业破产法,并做启蒙教育和普及教育。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2.破产重组如果只做债务重组,不做资本重组,治标不治本,政策破产和债转股都已经做了,没有资本重组就做了债务重组,那么问题就解决不了。

3.资本重组的关键是在产业重组中找到企业家和民营企业家的好钱,并通过他们对员工的态度来判断。私营企业家有好钱和坏钱。无论私营企业中有钱的工人是否接受,因为工人最关心他们未来的利益,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非常强大,起着制衡的作用。谁选谁不选有关键的一票,但是我们没有这样的工会或者没有人代表工人的利益,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听取工人的意见,让他们选择。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4.员工的身份被取代,员工走向市场。企业不再对员工承担无限责任。CNNC二氧化钛的补偿是每人10万元,这真的改变了。它原来是一个军工企业,最典型的国有企业和最封闭的国有企业。今天发生了这样的变化,我真的感到很欣慰,就是经过了这次脱胎换骨的改革。

5.法院应积极受理企业的破产申请。如今,许多法院不愿意接受破产申请。申请破产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且需要几层皮肤。法院评估法官将根据判决数量进行评估。一个案子要做三年,其他民事案件一年可以做50个。谁愿意这样做?如果这对员工不好,他们会被堵在路上和门口。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6.债权人主动向法院申请债务人破产。银行不得不主动申请破产。现在银行有很多顾虑,希望政府能把所有的钱都带来。而问责制让每个人都害怕,所以他们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传递包裹。债权人不应试图单独查封或查封企业的资产账户。我们从这件事中吸取了痛苦的教训。常州有两家很好的纺织厂,订单和利润都很好,生产和经营正常。结果,一天早上,法警查封了这两家企业,他们的账户和资产,并封锁了车间的大门,使工人无法上班。是母公司欠银行债务。银行起诉母公司偿还债务,母公司在没有现金的情况下关闭了其附属债务。车间里的设备是世界一流的,好马变成死马。一匹好马能卖出一匹好马的价格现在是马肉的价格,银行的债务偿还率很低。如果我们用破产来重组银行,偿债比率是它的十倍,但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7.大股东积极配合法治,筹集资金支付员工安置费或身份置换补偿。如果大股东没钱,政府有责任照顾员工,而不是企业。

8.员工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应转变观念,以适应企业的市场化。

9、兼并不能搞行政揉捏,不能搞一对一的帮扶,一副红色。

我们团队制作了一部关于企业改革案例的纪录片,第一部是《CNNC钛白》。花了两年时间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在绝望的环境中生存》,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企业改革案例的纪录片。一个半小时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10分钟的短片,我们为法治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可操作的、可借鉴的案例。

还有一个问题要和你讨论,如何正确认识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极其敏感和尖锐。首先是国有资本。刘纪鹏主席首先提出了这一概念,即不叫“国有资产”,而叫“国有资本”。国有资本的损失分为两类,一类称为交易性损失,是由于不规范或当事人的某种行为导致的不评估、少评估、隐瞒资产、转移资产或低价出售造成的损失。第二种类型称为制度性损失,是由腐败、浪费和错误造成的损失。它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没有重组的企业没有交易损失,但仍会发生大量损失。我们现在知道有两个误解。首先,法律不会回到过去。用当前的政策标准衡量过去的案例。其次,改革红利不能被视为损失。这家企业亏损或盈利很少,但改革后利润增加了,人们认为那一年应该有这么多利润。这就是改革红利。改革进程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损失。在改革中规范操作可以避免很大的损失,因为我们现在改革的文件是相当严格的,当然,新的文件是不断地发出来的,越来越严格和规范。只要我们按照文件的标准操作,大的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小的损失总是存在的,这可以看作是改革的代价,因为水清则无鱼。没有改革,它每天都在失败,没有改革,它将造成更大的损失。在同样的环境下,一些企业盈利,而另一些企业遭受严重损失。在相同的环境下,同规模企业的利润水平相差很大。一些企业全年亏损严重,补贴年年流失。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周放生:国企有10%20%降成本空间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9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