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5字,读完约4分钟

4月27日,由《证券时报》主办的2016中国优秀投资银行评选活动在重庆恒大酒店成功举行。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张立洲(600016,BUY)发表了题为《证券化创新与商业银行转型》的主题演讲,详细阐述了证券化创新作为中国金融市场转型的必然途径的动因和影响。

回顾过去11年,商业银行一直是资产证券化的主战场。自2015年资产证券化第一年爆发以来,证券化业务逐渐成为各金融机构重要的业务组成部分。

近十年来,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经历了两轮试点,像科技创新一样不断更新和迭代。到目前为止,各种支持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市场和投资者也日趋成熟。

证券化创新是三大驱动力的必由之路

张立洲认为,目前,资本市场仍有“钱途”。经过像过山车一样的洗礼,最大的变化是金融市场的整合。金融市场不再简单地区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或证券化市场。

他表示,在股票交易不火爆、首次公开发行(ipo)不顺利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登记制度被延迟的情况下,证券化业务应该是金融机构未来的选择。

可以说,市场的变化带来了证券化创新的必然方式,这是第一个原因。

商业银行正在经历新一轮的竞争。从债券市场来看,在激烈的竞争中,外汇市场和商业银行主导的银行间市场发展迅速。他说,虽然债券市场有很多投资和交易的机会,但利润相对较少。

中国还有一个尚未开发的市场。张丽舟被称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世界屋脊——证券化市场。他预测,如果建立一个互联互通和公开交易的市场,证券化市场的规模有望领先。

据了解,2015年中国资产证券化在公开市场的发行规模约为6000亿元,与股票市场相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金融市场拥有巨大的股票资产,特别是商业银行,其股票规模已经超过100万亿元。

作为一家勇敢的商业银行,其沉重的资产负债表使其难以消化,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消化管道被堵塞。

一个出口被封锁,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另一种方式,这是市场需要证券化创新的第二个原因。张立洲认为,“资产证券化是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必须选择的道路,轻资产战略为王。”

第三个原因是实体企业的需求,这使得证券化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除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等业务领域外,企业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部门参与较少的巨大市场。张立洲坦言,“大家更倾向于相信国有企业和政府平台,但在争夺这样的企业资源时,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随着金融脱媒和混业经营的深入,许多企业选择了债券融资或准直接融资以外的直接融资。资产能够产生更好现金流的企业将采用证券化来筹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必须改变,包括证券系统。因此,证券化是中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证券化的五大效应

1.社会的融资模式正在被改写

如今,许多商业银行的融资都具有准证券化的特征,如财务管理,这已经超越了传统的间接融资的概念。

2.商业习惯已经改变

证券化创新正在改变实体企业的融资模式和习惯。同时,这种融资模式的改变也在改变着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商业习惯。因此,多元化创新和轻资产正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的主流趋势。由于社会融资习惯的改变,证券化将改变金融市场的结构。

3.资产证券化可以显著提高中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张立洲说:“现在金融市场的效率太低了。”中国最大的股票是金融资产的股票,规模达数万亿,而且仍在增长。资产证券化的兴起将有效盘活我国庞大的金融资产存量,实现金融资产的有效流动和高效利用,这也将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4.资产证券化将成为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工具

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分散金融风险。金融资产流动后,风险自然会分散到不同的子系统,甚至被其他系统分担。

5.银行职能将被异化

过去,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正被逐渐抛弃。现在人们选择理财而不是存款;用直接融资取代贷款;汇款已被支付宝等新的互联网工具占据。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必须转变。忽视资产的思想和忽视资产的发展路径必将渗透到每一家商业银行的心中。资产证券化将使商业银行实现从间接融资服务向直接融资服务的转变。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民生银行张立洲:资产证券化是中国金融市场的第三极

地址:http://www.jycdb.com/jyzx/9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