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23字,读完约9分钟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

□本报驻北京记者石岩

教育本来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武器”,但不好的教育制度却是巩固阶层差异的工具。

高校教育瓶颈问题探

记者:张玉林的《青书》和你主持的研究报告中使用的数据和论证做法有相似之处,前者的结论是“中国教育的严重不平等还有可能长期持续的同时深化”,后者的第一结论是城乡差距 第二个结论是层次差异显著。 两者似乎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评价。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杨东平:我们的报告重点是入学机会的城乡和阶层差异,但入学机会的研究首先要从总量考虑。 从总量的角度出发,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确实扩大了,农村学生在农村生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与城市学生在城市生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之差缩小了。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但是在高等教育内部,农村学生依然处于劣势,他们主要集中在地方大学和比较冷淡的专家身上。 这里想说明的是,这是两个意义上的公平。 能不能上大学是入学的机会,能接受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是过程的公平,理论上后者已经是第二大问题,现在的焦点是能不能上大学。 我们的结论是,在入学机会上城乡差别正在改善,但正在从宏观、显性的不平等向过程中的不平等过渡。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记者:在中国教育经费总量有限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似乎是矛盾的。 大学扩招后的口号之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基础教育大众化”相比,哪个更合理?

杨东平: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学总入学率仅为3%左右,远远低于许多快速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国家教育委员会采取了抑制高等教育的对策,对外称“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对大学生的数量采取了限制措施。 但是,到了1990年代末,大学入学率从30%增加到49%,变得不合理。 从1990年代初开始,每年稳步增加到1990年代末总入学率15%左右,那是最理想的,在短时间内不会对基础教育造成非常大的压迫。 前两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投资在三级教育中已经占24%左右,在很多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只有15%左右。 按照世界惯例,国家只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任凭社会力量,我们的情况正好相反。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记者:在文案中,教育平等包括机会平等和教育质量平等两个层面,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机会平等。 那么,和中国一样迅速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为了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努力的国家,例如印度也有参考经验吗?

杨东平:印度的情况没有可比性,普及其识字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任务至今仍很艰巨,还没有达到中国的水平。 但是,由于印度的中产阶级比较强,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比较优秀。 中国的基础教育问题并没有全部处理过,但我认为在小学阶段问题不大。 问题首先集中在中学阶段。 中国的这条路是非常有规律的迅速发展,在普及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后,高等教育不一定会迅速发展。 在高中教育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突然大众化了。 当前,高校教育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瓶颈。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要点中学制度成为社会分层的工具

记者:如果印度不是好模板,还有其他模板吗? -问题与中国类似,你提出建设性的处理方案了吗?

杨东平:我们大学入学机会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中等教育的学校分化引起的。 要点学校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分层的非常重要的工具,特色阶层可以通过要点学校,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现在国内有两种要点学校。 一所是所谓的百年老学校,依靠教育家几代人的积累。 另一个是根据特殊政策,招生、倾斜性投资、倾斜性安置教师、不择手段地把好学生聚集到自己的学校,制造升学率。 近年来,地方所谓的“创重”创立了这样的学校。 教育者的能力是把有差距的学生变成好学生,利用特别政策网罗好学生取得好成绩与你的教育无关。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日本和韩国在20世纪80年代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大众化,废除名校,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视为同事,定期在学校之间交换教师和校长。 他们的态度非常坚决。 因为少数名校扰乱了基础教育整体的秩序,违反了全民教育的功能。 中国基础教育的平均化大体上已经提出来了,但实际实施时,没有按照平衡化的大体进行吗? 还是沿着以前的支持点,加剧分化的模型。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记者:据我所知,要点学校的存续和废除自1949年以来多次出现波澜,但至今仍存在,什么支撑着它的存在?

杨东平:这个问题我们在大城市没什么实际感受,但一到中小城市就能感受到为什么地方政府不惜代价创建重点中学。 我个人认为有三个理由。 第一,地方业绩和长相。 所以,很多地方重点中学做得很豪华。 去年《中国教育报》刊登了采访,参观海外中学后,来自我们国家大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校长一致认为我们重点中学的硬件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当然,由此产生的高额建设费还是转嫁给学生。 但是,这笔借款光收学费不太能想象,所以地方政府不惜大量借款。 这是我们现在的体制,现在借款的人不必为将来的还款负责。 我拼命盖,盖完这个是我的业绩,十年20年后谁还能偿还与我无关。 第二,要点中学成为教育优势集团的近水楼台。 要点中学有三种学生。 一种是分数,一种是条子生,另一种是支付费用的学生。 去年我去了上海浦东地区的要点中学。 该校的一位老师告诉我浦东地区政府处级以上的干部孩子们可以在那里上学。 要点中学的第三个功能是成为教育利益集团创收的工具。 许多地区都有开放学校的政策。 为了帮助薄弱的学校选择学校的收入,选择学校的费用全部交给财政,将财政按比例返还学校。 在有点贫困的地区,要点学校将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的财政来源。 把公立学校变成利益工具是完全违反教育政治的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小宝塔”和“放水养鱼”

记者:看了你以前写的复印件,说20世纪50年代反对中学式精英教育,试图实现平民教育。

杨东平:强调建国后30年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将继续共产党以前的平等理念,扩大公民子弟的教育机会。 但是当时的教育理念强调阶级内的平等,前提是剥夺非劳动人民孩子的教育机会。 扩大劳动人民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剥夺了其他一些人受教育的权利。 这也违反了现代教育的基本方针。 在之后的迅速发展中,这种平等主义迅速发展到了打击知识精英,关闭大学。 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高中教育的普及率曾经达到中国历史的最高峰。 当时的中学教育水平很低---中学2年、高中2年,学习了大量政治化的东西和实用技术--- -虽然是低质量、低水平的教育,但最终还是满足了很多人接受教育的诉求。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很多头角的知识分子是当时高中普及的受益者。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记者:“文革”后,有对抗精英教育模式的尝试吗?

杨东平:还有一只倒了。 当时回到20世纪50年代初,以追求现代化和战术的国家主义为目标---终于克服了“四人组”的干扰,现在可以集中精力迅速发展经济了。 特别是教育界,开始复制1950年代的苏联模式。 经济行业可以在1970年代末开始反省,回到1950年代吗? 当时有两种意见。 一是回去,重建苏联模型,计划经济。 其他一些人意识到不能再做了。 但是教育行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反省,1950年代非常简单地回到了城市中心,要点学校,重新制作了升学教育的一套。 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现象被称为“片追”,单方面追求升学率,20世纪90年代正式被命名为应试教育。 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0年是没有任何约束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新的变化,市场因素介入,单一的考试标准中混入了权利金的成分。 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20世纪80年代初,高考的竞争度比现在激烈多了,大家不认为不公平,现在入学机会比以前多了,但大家的不公平心情还是非常强烈的,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什么样的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记者:过去,人们经常聚集特色力量学习,增加人才出人才,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精英模式存在的理由。 现在我们没有类似的人才压力吗?

杨东平: 20世纪80年代教育政策的首要构想是“增加人才,出人才”,受这种从以前流传下来的迅速发展观的诱惑,教育出现了很多不健康的倾向。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们课程的深度和难度超过了世界所有国家,这完全违反了教育规则,不理智。 表面上,中国的基础教育比海外先进,但牺牲了一代人的休息、健康、娱乐,这种教育模式真的不容易培养创造性的人才。 网上的一个故事,1978年刚粉碎“四人组”时,中国和美国互相派遣了教育代表团。 中国代表团在美国学校看到学生在课上自由散漫地说话,基础训练非常薄弱,20年后,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超过美国。 美国代表团在中国看到纪律严明、学习热情高、书生朗朗,断言20年后,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超过美国。 现在20年过去了。

【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记者:你好像没有真正回答我的问题。 我们集中资源优先培养一部分人,我们如何集中培养这一部分人,这是两个概念。 你的笑话只能说明方法的错误,不能说明选择的错误。

杨东平:所谓集中资源培养优秀人才的方法,在这几年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淡化。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少年班曾经如火如荼,但随着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认识到这种方式真的不能培养优秀的人才。 更好的选择是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平衡开放的成长环境。 因为我们不知道最优秀的人才在哪里,在上海还是在农村。 但是,如果大家都能接受比较均衡的教育,就可以为优秀人才的成长创造前提。 俞平伯的话叫“放水养鱼”。

来源:简阳新闻

标题:【要闻】教育不公:机会不平等正转化为过程不平等

地址:http://www.jycdb.com/jyjy/15848.html